XK星空

当前位置: 首页 >> 星空体育网站下载 >> 理论交流 >> 正文

大冶市残联工作纪实

大冶市残联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2-12-24 来源:大冶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长期以来,大冶残联积极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把温暖送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他们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目前,千年铜都形成扶残助残新风尚,百里乡镇残疾人谱写自强自立正气歌。残疾人作家徐新洋、石大安出版作品集;卢凡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获得轮椅竞速两项第一,并打破世界纪录;该会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2009年,理事长肖佳平还受到时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许多残疾人说,成为残疾人是生活中的不幸,可是在大冶成为残疾人是不幸生活中的幸运。

            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

                                        ——大冶市残联工作纪实

                        郑志友  刘娟  袁文华

   大冶市位于湖北东南部,面积1566平方公里,人口88.8万,其中残疾人60300人。大冶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914月,内设办公室、康复部、教育就业部、组宣文体部4个职能部室和残疾人劳动就业管理所、康复中心两个二级单位。全市14个乡镇、街办、开发区均组建有残联,各村、社区都建有残疾人协会。长期以来,大冶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本市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维权等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最近几年,大冶涌现大批自强自立模范,残联多次荣获大冶、黄石、省和国家级奖励,2012年大冶残疾人双喜临门,经过领导关怀和残联员工数年努力,今年初终于建起了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的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三月,又创办聋儿康复所。2006年开始,大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额一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今年可确保达到500万元,残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迹。

     锐意进取     圆满完成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大冶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经过残联职工的不懈努力,最近七八年来,100%或超额完成了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

在残疾人康复方面,建立和完善了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提高康复服务能力,残疾人康复面进一步扩大,仅仅2012年一年就有8300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25人参加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56例,550名贫困精神病人获得医疗救助,8200人获得阳光家园家庭托养和社区康复服务等。

 在教育与培训方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残疾贫困生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连续五年为市特教学校64名贫困残疾学生助学每人每年500元,五年合计16万元,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平均入学率90%。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建立三个残疾人职业培训点,常年开设电脑操作、会计、锁具修配、数控机床、模具制作等适合残疾人的专业,做到了随到随学,并由残联为每名残疾人提供500800元的生活补贴。

在就业方面,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安排700名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置280名残疾人就业,农村稳定从业残疾人1.8万人,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同时创建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各1个。

在扶贫解困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14个乡镇(场)、街办开展各种“帮、包、带、扶”活动,共扶持贫困残疾人5520名。帮助172户农村贫困残疾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1554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使全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不懈努力     初步建立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

为了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1万多名重度残疾人的康复和托养问题,大冶残联从2006年起筹划建设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20091月,工程正式动工,占地13.2亩,一期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该中心融残疾人康复、托养、培训、文体活动及社会医疗等于一体,可同时容纳300人的托养,每年可进行10000人次的康复、10000人次的文体活动、2000人次的职业培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土地到各项税费均给予最大优惠,还承担了300万元的原有房屋拆迁费,并将残联旧办公楼拍卖所得410万元,全部返还残联用于康复中心建设。大冶残联还在各乡镇(场)、街道设立了残疾人托养站,就近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建立和完善了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残疾人服务机构,多层次、多角度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大冶残联在起草《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时,尽可能搜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集众家之所长,并与大冶争当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发展目标相匹配,力争为残疾人出台普惠加特惠、特惠更实惠的政策,让他们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全面提高精神和物质水平。

              真情暖心,   着力锻造残疾人工作人员队伍

作为全国“残疾人之家”,大冶残联始终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带着深厚的感情做残疾人工作,把他们真正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将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真正了解残疾人,真情服务残疾人,真心关爱残疾人,甘当残疾人的“橡皮人”、“出气筒”,做党和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润滑剂”。

大冶残联对每位走进残联办公楼的残疾人,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颗诚心办事。对那些因为办事误餐的残疾人,免费安排就餐,对经济困难的残疾人,资助往返路费。最近几年,共提供就餐1850多人次,金额28000多元,资助路费470多人次,金额15000多元。

大冶残联对于残疾人反映的各种困难、问题,也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2008年,茗山乡残疾人刘友云,来访反映4年前被人伤害致残,其妻离家出走,本人独自带着2个儿子,生活艰难。大冶残联与相关部门反复协调,为他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全家3口人户口迁入城区,儿子免费就近入学,办了城市低保,入住廉租房,并获得12万元的赔偿,2009年大冶残联通过走访,得知从贵州苗寨嫁到我市灵乡镇罗桥村的肢残人鲍金枝身残志坚,有三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一是回贵州老家探亲,二是创办农家书屋,三是出版一本书。于是,残联出资5万多元相继帮她圆了这三个梦。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听说此事后,还把自己创作的书籍赠送给鲍金枝。

大冶残联立足全局,上十年如一日,坚持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狠抓根本,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效能。春华秋实,残联干部职工辛勤的工作得到了残疾人的普遍赞许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去年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上百家部门单位进行的量质化目标考核中,残联名列第二,并荣获“开拓创新奖”,令全市上下刮目相看。省委、省政府连续三次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