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残联完善机制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
宜昌市残联完善机制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
发布时间:2012-12-27 来源:宜昌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残疾人张治国在宜昌市残联的帮助下,经历失业重新上岗后,他专门给市残联打来电话,感谢市残联为他重新找回工作,让他重拾生活信心。今年,市残联依法为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46件,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19件,办理来信来访1146件次,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张治国是原交通部红光港口机械厂残疾职工,1992年进厂,因该厂连续亏损,按交通部要求,凡已经到期合同予以解聘,刚好张治国今年合同到期,张治国没有多想,拿了几万元的补偿金就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书”。回家后家人说你解除了劳动关系,就是失业了,他想到家里上有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下有读小学的儿子,爱人为了照顾有病的母亲和小孩一直没有工作,他越想越怕,今后的生活怎么办?第二天去厂里交涉,厂方说:解除劳动合同已签订,受法律保护,建议赶快去劳动市场找工作。为此,张治国连续二十几天去了市里各个招聘市场,均因种种原因未能找到工作。无奈,他来到市残联求助,要求市残联协调红光港口机械厂重新安置工作。接访后,市残联和点军区残联多次前往该厂,厂方意见十分明确,根本不可能再安置张治国就业。市残联一方面与厂方协调,一方面请点军区领导出面与该厂总经理直接沟通,经过数十次艰苦的沟通工作,终于取得厂方理解,经厂方给部里请求,同意与张治国续签劳动合同的意见,12月8日,厂方下文取消原张治国“解除劳动合同书”,并与他重新签订了五年劳动合同。
宜昌市残联以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特殊时期的信访维权工作,加强信访源头的治理,强化排查和化解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强化信访制度的落实,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真正把残联办成残疾人之家。
一、领导重视,建立信访工作体系。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以市残联理事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理事长担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为成员的“市残联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新形势下残疾人信访工作的需要,专门下发了《市残联关于做好新时期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的意见》,市残联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为规范全市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一是依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到人,形成了信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业务部室和各县、市、区残联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把信访工作纳入机关部室和个人岗位目标管理,明确职责任务,严格管理考核,责任到基层,落实到个人。二是形成了理事长接待日制度。每月的1日和15日为理事长接待日。三是形成了集体研究、领导包案、部室负责的制度。市残联党组和执行理事会定期听取信访工作的汇报,集中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信访案件,由理事长和分管理事长包案,带领相关人员调查处理;一般信访件交由相关责任部室处理,直到落实。四是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使信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五是制定了残疾人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为应对群体突发事件做好了准备。
三、多措并举,畅通信访诉求渠道。除常规的来信、来访、电话等形式外,市残联还开辟了多条残疾人信访诉求渠道。一是在市政府的门户网站设立了意见栏,在市残联网站开设了残疾人信箱、与市纪委等部门开办的新闻监督节目《行风热线》建立了固定联系,残疾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便捷可靠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二是建立了残疾人意见征询制度,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残联领导和机关干部、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登门入户等形式,广泛收集整理残疾人的信访工作信息,包括残疾人反映的情况、诉求和调查处理的结果等。今年以来,市残联机关全体同志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家做友活动,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征求意见,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三是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体系。成立了宜昌市残疾人法律援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全市设立了15个法律援助站,为残疾人巩固了维权的最后屏障。
张治国是原交通部红光港口机械厂残疾职工,1992年进厂,因该厂连续亏损,按交通部要求,凡已经到期合同予以解聘,刚好张治国今年合同到期,张治国没有多想,拿了几万元的补偿金就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书”。回家后家人说你解除了劳动关系,就是失业了,他想到家里上有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下有读小学的儿子,爱人为了照顾有病的母亲和小孩一直没有工作,他越想越怕,今后的生活怎么办?第二天去厂里交涉,厂方说:解除劳动合同已签订,受法律保护,建议赶快去劳动市场找工作。为此,张治国连续二十几天去了市里各个招聘市场,均因种种原因未能找到工作。无奈,他来到市残联求助,要求市残联协调红光港口机械厂重新安置工作。接访后,市残联和点军区残联多次前往该厂,厂方意见十分明确,根本不可能再安置张治国就业。市残联一方面与厂方协调,一方面请点军区领导出面与该厂总经理直接沟通,经过数十次艰苦的沟通工作,终于取得厂方理解,经厂方给部里请求,同意与张治国续签劳动合同的意见,12月8日,厂方下文取消原张治国“解除劳动合同书”,并与他重新签订了五年劳动合同。
宜昌市残联以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特殊时期的信访维权工作,加强信访源头的治理,强化排查和化解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强化信访制度的落实,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真正把残联办成残疾人之家。
一、领导重视,建立信访工作体系。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以市残联理事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理事长担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为成员的“市残联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新形势下残疾人信访工作的需要,专门下发了《市残联关于做好新时期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的意见》,市残联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为规范全市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一是依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到人,形成了信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业务部室和各县、市、区残联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把信访工作纳入机关部室和个人岗位目标管理,明确职责任务,严格管理考核,责任到基层,落实到个人。二是形成了理事长接待日制度。每月的1日和15日为理事长接待日。三是形成了集体研究、领导包案、部室负责的制度。市残联党组和执行理事会定期听取信访工作的汇报,集中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信访案件,由理事长和分管理事长包案,带领相关人员调查处理;一般信访件交由相关责任部室处理,直到落实。四是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使信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五是制定了残疾人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为应对群体突发事件做好了准备。
三、多措并举,畅通信访诉求渠道。除常规的来信、来访、电话等形式外,市残联还开辟了多条残疾人信访诉求渠道。一是在市政府的门户网站设立了意见栏,在市残联网站开设了残疾人信箱、与市纪委等部门开办的新闻监督节目《行风热线》建立了固定联系,残疾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便捷可靠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二是建立了残疾人意见征询制度,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残联领导和机关干部、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登门入户等形式,广泛收集整理残疾人的信访工作信息,包括残疾人反映的情况、诉求和调查处理的结果等。今年以来,市残联机关全体同志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家做友活动,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征求意见,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三是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体系。成立了宜昌市残疾人法律援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全市设立了15个法律援助站,为残疾人巩固了维权的最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