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星空

当前位置: 首页 >> 星空体育网站下载 >> 理论交流 >> 正文

长阳县“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让132名残疾儿童受益

发布时间:2014-01-06 来源:长阳县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为了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工作机制,从源头抑制、减少残疾的发生,帮助0-6岁贫困残疾儿童恢复健康或部分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长阳县残联积极落实省市残联的工作要求,狠抓“三个点”,积极推进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免费救治和康复训练残疾儿童132名,康复治疗和训练总有效率98%,显效率达95%以上,家长满意度达90%以上。共计救助金额达200余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患儿家庭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赢得了社会好评。主要作法如下:

一、找准着力点,营造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的社会氛围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残联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残联理事长覃守甫任副组长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宣传。每年全国助残日、全县助残月期间组织专班到各乡镇入户宣传康复知识,指导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培训残疾儿童家长,赠送残疾人辅助器具。县残联还与县电视台联合摄制了贫困残疾儿童康复专题片——《受伤的蓓蕾》,在电视台播出,对引导家长及早申报治疗,营造全社会关注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落实责任。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县文明办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了县级文明单位的目标考核。四是“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2011、2012连续两年被纳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二、找好结合点,全力推进“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长阳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财力有限,为了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县残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动员各方力量,找好结合点,探索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最佳工作法。

一是建立多家配合的筛查机制,摸清全县残疾儿童基本情况。2010年,县残联多次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协商,争取他们支持,对该县11个乡镇进行了筛查。县卫生部门组织专家医生培训筛查人员,县乡医院及时调整人员自始至终安排有专业技术过硬医生参加残疾儿童康复对象初筛和复筛工作,县妇幼保健院坚持每年10月份把当年的新生儿缺陷登记的“3+1”报表传送给县残联,做到信息共享,以便有针对性的筛查康复对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初步摸清了该县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长阳县共有缺陷和残疾的儿童1300多名。经过筛查,符合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有158名。其中脑瘫儿童比重达,约占50%。

二是建立选优诊疗单位工作机制,实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手术和治疗费用最低,康复水平最佳。先后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宜昌市中心医院、宜昌嘉和祥脑瘫康复中心、县人民医院等湖北星空体育棋牌官网确定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与治疗定点单位进行考察和座谈,介绍长阳县情和残疾儿童的病情及困难,请求他们支持该县“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请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安排最好的医生和康复师、收取最低的费用,帮助残疾儿童康复。针对部分儿童年龄超过了6岁仍然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实际,县残联挤出经费适时启动了对参加过康复训练,且还需要继续进行康复的6岁以上儿童的后续康复救助,每年救助10名脑瘫、孤独症、智障儿童参加康复;针对目前该县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孩子出现许多低视力患者的现状,适时增加了低视力康复训练项目。不仅保证了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保证了康复质量和效果,还极大地提升了残疾儿童康复工程的影响力。

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救助机制,减少审批环节,最大程度地方便残疾儿童家庭。对符合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条件的患者实行由县残联统一审批,救助对象凭县残联“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审批通知单直接到定点医院入院治疗,救助对象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按照县残联审批通知单、出院费用清单直接与定点医疗康复机构结算,县财政局审核,经费直达。经过协调,县民政部门将贫困残疾儿童家庭列为重要救助对象,解决他们康复治疗和训练中的生活困难;县财政部门在全县财政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证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资金的安排和调度,确保当年的资金按时划拨到康复机构或者直达残疾儿童家长的一本通个人账户,减少了患儿家长往返各部门审批的时间和麻烦,提高了救助效率,方便了救助对象。

四是创办康复机构,积极向上和对外争取经费,最大限度减轻残疾儿童家族负担。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长阳县残联支持创办了“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亮晶视力康复中心”2家民营康复机构,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其中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已申报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确定为湖北省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脑瘫、智障、孤独症3个项目定点康复机构,极大地方便残疾儿童就近就便实施抢救性的康复和治疗,为患儿家庭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也为患者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残疾儿童家庭,三年来共争取省市各级支持0-6岁贫困残疾儿童手术和康复项目治疗经费70多万元,解决了患儿手术及康复治疗的费用。对符合抢救性康复的患儿全部实行免费手术和康复治疗。

三、找准立足点,“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一是残疾儿童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的实施,让残疾孩子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享受免费的康复和治疗,让残疾孩子实现了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从“无知”世界到“有知”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从被动生活世界到自主活动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从“模糊世界”到“光明世界”的转变,极大地改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让很多残疾家庭重拾生活信心和勇气。

二是明显加快残疾儿童家庭脱贫致富步伐。残疾儿童会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筛查发现,绝大多数患儿为农村贫困人口,由于无力承担高额手术和康复费用,很多家庭只能选择放弃治疗。因此,帮助这些贫困残疾儿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2011年、2012年,被连续两年列为长阳县民生工程之一的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全县132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了免费手术和康复,送去希望。如今,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如同政府传递爱心的火炬,点亮残疾人心底的“一米阳光”,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

三是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和谐的幸福指数。长阳县残联在实施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的同时,为普及群众预防残疾知识,利用每年的“爱眼日”和“全国助残日”,与卫生局共同组织定点医院儿童专家和医生,深入到各乡镇,宣传预防残疾的相关知识;编辑了100多条预防残疾相关知识在移动手机免费公益信息平台和电视台游动字幕循环播放,他们还印发了大量有关预防残疾知识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三年累计发放资料11000余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