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星空

当前位置: 首页 >> 星空体育网站下载 >> 理论交流 >> 正文

——老河口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侧记

用一腔热血滋润柔弱的花草

发布时间:2014-01-09 来源:老河口市残联 阅读次数:【字体:

 

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条件和价值。花和草也是一样。残疾儿童就好比柔弱的花草,在风雨中漂摇。如果没有人精心呵护,则必将受到摧残。近年来,老河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全体人员用一腔热血滋润着这些柔弱的花草。让他们享受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和风的抚摸,在蓝天白云下健康成长。

播撒爱的阳光

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开展“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作为省政府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老河口市残联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拿方案,定制度,组班子,筹经费,使此项工作迅速步入了快车道。

2010年,依据老河口市残联提交的方案,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给予了一定经费支持。老河口市残联只用半年多时间就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康复中心,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国家、省脑瘫儿童康复定点机构,为使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落到实处,确保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一个不漏的顺利实施,2013年,老河口市残联一方面组织人员到黄冈、钟祥、潜江等地学习考察,一方面又组织有关人员分三个组,对全市10个乡镇办的每一个村组进行走访调查,对需康复救助的新增残疾儿童作了摸底筛查,同时,对上年救助的残疾儿童进行了回访。通过调查回访,摸清了新增残疾儿童人数,听取和了解了2012年享受康复救助儿童家长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上级残联分配我市0-6岁残疾儿童康复任务26例、国家七彩梦项目任务15例、智力儿童康复10例。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康复中心认真填写项目筛查和康复救助审批表,积极组织已确定的康复对象到定点机构实施康复训练和到上级定点机构进行手术。现已全部完成,并录入数据库。2012年残疾人康复中心被襄阳市残联评为先进康复中心。2013年将受到湖北星空体育棋牌官网的表彰。

责任重于泰山

目前,老河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医疗设备齐全,配置了脑循环治疗仪,KJ-9000A数码经络导平仪,肌兴奋治疗仪和KX-3A痉挛肌低频治疗仪等,还有大量丰富的康复器材供患者使用。

康复中心人员配备也在逐步完善,现有执业医师3名,专业康复师4名,护士2名,后勤人员1名。今年初,康复中心又选派两名康复人员到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康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康复工作,看似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实它蕴藏着深奥的医学知识和奥秘。年轻的康复师们,针灸、推拉按摩、理疗等,无所不能。每天几个重复的动作,十分枯燥与乏味,没有一点的毅力、耐心,是难以坚持的。特别是在康复的过程中,动作稍微重点,孩子又会哭闹,又要哄孩子开心。更有甚者,在康复工作中,还经常有孩子尿裤子,或拉一裤子大便,骚臭难闻,但他们还是毫无怨言的替孩子擦洗、换衣服。

他们既是康复师,又是“园丁”。他们在为孩子们做康复治疗的同时,还扶孩子们走路,教孩子们说话。他们有这样超乎寻常的细心、爱心和耐心,是因为他们大任在肩、大爱在心!

一分真诚一份希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分努力一份成果。两年多来,康复中心共为98名0-6岁贫困脑瘫残疾儿童实施了抢救性康复训练,效果十分明显。

在阳光下成

老河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完全按照联合国和国家标准实施;康复治疗标准,完全参照国际与国家标准,因此康复效果非常明显。走进康复中心,你会发现是经过细化装修的,分隔成理疗室、治疗室、活动室等功能室,室内装有空调、电视。洁白的墙壁上,还贴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画,如果没有穿白大褂的康复师在,你一定会觉得这里是儿童游乐园。我们不妨切换几个画面:

张集镇二房营村村民张玉英,儿子媳妇现在在外地打工。2010年,当孙女降临时,与所有人一样,张玉英当奶奶的兴奋溢于言表。可是孩子到了一岁多时,还不会走路、说话,全家人开始慌了,最终在大医院鉴定,孩子先天性脑瘫。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不能管。为了给孩子治疗,他们借了不少外债,治治停停,断断续续,始终不见好转。今年三月份,残联筛查后通知他们来免费治疗时,张玉英将信将疑,一脸的疑惑:老河口还能治这病?还免费?刚到康复中心时,孩子的肌张力很高,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现在明显改善了许多,这给张玉英增添了莫大的信心,她喃喃的说,看到孩子好转,我看到了希望,使我有信心坚持。她还引用一句古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来宽慰自己,她说:“有这么好的条件,只要我们大人坚持,我孙女就有希望!”

市区居民周媛,孩子到一岁零八个月才会走路,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丝毫没有感觉孩子有什么问题,一直拖了一年多,最终在医疗机构的确诊下,他们才知道孩子有问题,并立即到康复中心治疗。刚来时,孩子走路不稳,只能说简单的几个单词。周媛风雨无阻、秋去冬来,坚持每天送孩子进行康复治疗,几个月下来,孩子能说一些复杂的词句,自己可以手扶楼梯上楼,刚开始时,孩子码积木一层就码不好,现在能码五六层了。说起孩子的变化,周媛如数家珍,孩子的好转,使这位母亲承重的心,轻松了许多。

袁冲乡农民张建飘在谈到孩子时,一脸的辛酸,她的孩子三岁三个月了。在孩子9个月时,他们发现孩子不正常,便立即到武汉协和医院检查,确诊为脑瘫后,检查治疗就花费了好几万。他们实在承受不起,便转诊到襄阳。就是在襄阳,一个月也得大几千元。张建飘说,为给孩子治病,他们借钱、甚至办贷款。在得知老河口残疾人康复中心免费治疗时,她立即将孩子带了回来,她说:“原来,在襄阳需要两个人照顾,回来一个人就行。特别是提供免费治疗,无论从人力和经济的角度,我们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孩子刚到中心时,连爬都不会,经过几个月康复治疗,现在能扶着栏杆走路。

以上只是老河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几个缩影。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为方便远地的孩子治疗,2014年,老河口残联还在附近租下房子,免费提供给患儿及其家长居住,在为患儿无私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温暖了患儿整个家庭。在康复中心,所有的患儿的不幸是一样的,所幸的是他们同样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这些患儿的家长,无不对残联领导的关心、工作人员的爱心、细心、耐心交口称赞,在他们的双眼里,满含感激;在他们心里,充满希望。正是有康复中心全体人员的热血滋润,这些柔弱的花草才得以在阳光下微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