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信访“四器”本领 维护残联“娘好”形象
发布时间:2014-01-15 来源:星空体育棋牌官网维权处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残疾人信访工作是残联各级领导了解残情、规划残疾人事业的接地线,是残疾人认残联为 “娘家”的前沿窗口。目前,残疾人群总体稳定,但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练就信访接待过硬本领,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残疾人排烦平愤,努力练成各种社会不公、邻里不和的受理器。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常会遭遇社会不公,与邻里不和的现象。信访就成为他们排烦平愤的宣泄方式。信访接待员在接访时,首先要耐心听。对残疾人的倾诉,要不厌其烦的专心听,让其感到你就是他的“娘家人”。其次是真情说。要把残疾人当朋友,通过举例子,打比方劝说其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勇敢面对生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次是含泪忍。对不晓理残疾人的谩骂,拐打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要让其感到愧疚。总之,要把残疾人的信访之路变成温暖之旅。
二、为残疾人答疑释惑,努力练成各类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器。残疾人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工作在各类岗位,信访时就会涉及各类法规政策。这就要求信访接待员首先要储存各类法规政策。不仅对关于残疾人的,而且对关于正常人的相关法规政策也要了解熟悉,如各类赔偿法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等等。其次还要理解制定各类法规政策的根本宗旨。像《湖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中规定,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不作为安置就业对象,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为社会创造财富,避免用人单位将按比例就业变为按比例把残疾人养起来,与国家总体就业政策不相符合。再次要善于把各类法规政策通俗化。法规政策的条条框框对大部分残疾人是遥远的、难懂的。在接访时,应把条条框框口语化,简单化,让残疾人好懂易操作。总之,要把残疾人的上访之路变成学习之旅,圆梦之旅。
三、为维护社会稳定,努力练成各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警器。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首先要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要在电视、网络、报纸上浏览新闻信息;要利用残疾人工作网收集信息,特别是街道、社区的有关残疾人重大不稳定情况要第一时间知道;要从残疾人朋友那里发现信息,做到真情接访,真心交友,在交谈中发现信息。其次要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功能,对新出台的法规政策(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营运问题等)要分析其是否会损害残疾人利益。分析之后还要处理,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要提醒和协助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帮难解困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努力练成各种残情的筛选器。领导决策需要有用,真实可靠的残情。信访信息是最具有代表性,最接地气的残情之一。把信访信息提炼成领导需要的残情,首先要善于归类信息。把信访人的基本信息分类,比如年龄、文化程度、户口类别等等;把接访内容归类,比如救助、侵权、康复等等。其次要善于研究各种残情,善于给领导提建议。比如针对反映最多的是家住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的残疾老人需要救助,应建议对农村残疾人加大救助力度以治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以治本。针对残疾人搭的士难的现象,应建议把经残疾人举报,交管部门查实,的士司机无正当理由拒载残疾人的行为等同“闯红灯”写进交通法规以治标,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扶残助残良好风尚以治本。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交织期。我们应充分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心怀忧患,充满信心,增强对信访工作的把控能力,为维护残联“娘好”形象增光添彩,为残疾人同步小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