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禅心”接访 祛“四风”之害
发布时间:2014-03-03 来源:星空体育棋牌官网维权处 阅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祛“四风”之害,打赢转作风攻坚战,需要“以人为本”的清醒自觉,也离不开“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信访工作者要在转作风上见水平、显真功,关键就是要在接访时怀有一颗禅心。禅心即清静寂定的心境,外化为行就是多听“禅音”,多讲“禅话”,多做“禅事”。
多听“禅音”是转作风之基。听“禅音”就是把来访的求助声、批评声等转化为微妙的声音,转化为动听的声音。转化能力的获得关键是需要端正对来访群众的态度。要认识到信访岗位的存在是以信访群众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信访群众就没有信访岗位,信访群众就像是衣食父母;要认识到每一个信访故事都能折射出很多人生哲理,都能反映政策的人心向背,给人以教育、启迪,信访群众就像是良师益友。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从思想深处加以重视;只有内因起作用了,才不需要外力硬推;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做到把信访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当成良师益友,才能耐心倾听信访群众的呼声,才能杜绝“门难进,脸难看”。
多讲“禅话”是转作风之根。讲“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利人的话。信访工作者是各种矛盾的调和器,新闻媒体的敏感区,各级领导了解民意的接地线,一言一语应一丝不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上访群众要察言观色说顺话,防止矛盾激化;对新闻媒体要实事求是讲真言,防止矛盾扩大;对领导要高瞻远瞩献良策,防止党群对立。只有将信访群众的冷暖挂心头,察实情,讲实话,才能杜绝做表面文章。
多做“禅事”是转作风之本。做“禅事”就是做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法的事。信访工作的落脚点就是积极解答各种诉求,缓和社会矛盾。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认真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要把心思用够把精力用够把时间用够,要把信访群众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以事不解决,夜不能寐的精神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才能克服享乐主义,让群众满意。
怀有一颗禅心,多做善事,少做错事,既能祛工作“四风”之害,又能防人生“百病”之苦,做一名于己于人都有利的信访工作者。